般若波羅蜜

《心經》有兩種解釋,第一種,「心」指本具的菩提妙明真心;第二種解釋,般若經有八部般若,《心經》是綜合八部般若當中的精髓、心要,因此,用般若波羅蜜多,可以證到如來的大圓鏡智、菩提涅槃妙心。

「摩訶般若」稱之為大智慧,「波羅蜜」是到彼岸。「般若」有三種般若:文字般若、觀照般若、實相般若。懺悔、誦經、持咒、早晚課誦……這些都屬於文字般若。實相般若,就是指我們這一念本具的心性。由文字般若生解起信,進一步起觀照,最後達到實相,就能夠渡過煩惱的中流,到達菩提和涅槃的彼岸。

不著六塵 自在作主

眾生的心充滿了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,有種種的煩惱,不得自在。眼睛看到好的東西,一定要去看;不看,心當中就放不下。耳朵聽到聲音,就要去瞄它一下,看看這是什麼聲音。如果聽到好的,心裡就很愉快;聽到不好的聲音,就產生煩惱。無論是愉快或是煩惱,一住塵境都不得自在。

《心經》一開始就提到「觀自在菩薩」,這是因上得名,用觀行的方法,使身和心都能得到自在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六根接觸六塵,知道是好的、知道是壞的,只是一個知,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,心不隨外在的塵境所轉,這一念心始終存在,這就是真正的自在。這是因中修行的自在,照這樣去修,才能得到觀自在菩薩這一種菩薩果位。世間上一般人不但不知道這個道理,反而拚命去追求,追求到的愈多,好像顯得愈有本事,我們想想看,這是不是顛倒?

明白這個道理之後,就在六根上去用功。第一個,要起觀照、要起覺照;假使失去了觀照、覺照,就沒有辦法掌控六根。這念心能夠作主,就能自在;不能作主,就得不到自在。所以,眼根不隨境轉,眼根就得自在……最後六根清淨了,在任何時間、任何空間,都能得自在,就是作主的人了。

般若觀照 去粘解縛

因此,什麼是「般若」?簡單來說,就是返照、觀照的智慧。舉例來說,現在忽然打了一個妄想,看到某個異性,產生了執著、愛著,察覺了,馬上發一個慚愧心。知道發慚愧心,這一念心就是返照。自己經常檢討反省、懺悔改過,就是返照觀心,把心收回來了。或者忽然與空理相應,就證到真空;返照的這一個智慧心,就契入了真空。或者返照假有,觀察這個世界如夢幻泡影,把過去當作實有的境界破除掉,這就是菩薩所修的般若。

觀照一切如夢幻泡影,還有這一個「如夢幻泡影」的存在,這是一個三昧境界,還沒有契悟實相,所以,最後不住真空,也不住假有,當下即是,動念乖真,惺惺寂寂,寂寂惺惺,這就是實相般若。例如,菩薩修六波羅蜜,每一度都需要般若波羅蜜,以六種法門破除自己的執著之後,恐怕又執著這個法,產生法執,所以用般若波羅蜜來破除法執,達到三輪體空。

「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」,《心經》所講的是菩薩的境界,乃至於如來的境界,雖然沒有辦法契悟,誦久了,也會有所感應。假使心當中有了障礙、有了執著,誦持《心經》,以名昭德,也能慢慢地把我們的執著破掉,所以誦念有誦念的功德,以《心經》來印我們這念心,從文字般若來起觀照,最後契悟實相。